iT邦幫忙

2021 iThome 鐵人賽

DAY 29
0

這幾年經歷的公司,不約而同的在提倡「建立文化」,經過大大小小的工作坊,企業講師授課,幾間公司的 CEO 制定的文化指南,其中一定會包含一個:當責。我認為文化的推動與建立,除了領導階層必須真心重視,並且相信文化帶來的長遠價值,身為帶隊作戰的一線主管,更要對其中的函意有深刻的理解。與同事針對有關文化的討論,有一場讓我印象深刻的對話:

「公司要我們當責?這應該是慣老闆想讓我們免費加班,做更多工作的話術吧。」

不僅是基層同事對當責二次有所曲解,一線主管在與我討論時,也提出了顧慮:

「目前大家身上的工作都滿重了,我擔心讓他們再負擔更多,會壓垮他們。」

可見,我們在溝通文化策略時,只是在公司牆上貼海報、發 Email、主管宣達,效果極其有限。若溝通不足,容易造成同事對題目有先入為主的印象。這兩個案例給我的啟發:與其多說,不如去做。今天就來聊聊,推動文化的行動實驗,以及一些心得。

什麼是「當責」?

這是一個歷久彌新的經典題目,與其自己重新定義,不如找找成功案例。除了前面的文章介紹過的「當責,從停止抱怨開始」,另一本很具有啟發性的書是「當責領導力」。看過這兩本書,就不會有「當責」即為過勞的錯誤認知。

腦力密集工作者最忌諱被微管理,通常,我們對「任務」範圍、邊界是有部分的定義權。例如,我們可以選擇按照 PO 與設計師的圖稿施工,交付成品;也可以跨出一步,與設計師討論模組化元件設計。我們可以按照 QA 提供的驗証條件做交付前測試;也可以根據專業自己設計測試項目。

我也許可以這樣解釋:當責,就是學習用高一級維度看待工作。我們不該是「被要求」而當責,而是為了追求自我實現、突破而當責。為了推動當責文化,下一步就是要喚醒「內在動機」。

如何驅動「當責」?

要靠外部力量的干預來型塑一個人的思考與行為模式,是完全行不通的,已經有很多著作討論過這個題目,例如「原子習慣」、「動機,單純的力量」。大道理都是相通的,以我的觀點,會這樣總結:透過小的累積,取得快速的內在獎勵,形成一個「當責-回饋」迴路。

最近的一個例子:團隊成員提了離職,在我還在思考如何應變對專案的衝擊前,我的一線主管就已經提了幾個方案讓我參考,不僅快速,而且清楚。對他來說,也許覺得是本份,但對我而言,這就是當責。VP 在看過團隊提出的計畫後,回信表示讚許,我表明大部分提案內容是由該一線主管提出,VP 立刻對其表示感謝與讚賞。這就是我正在團隊中進行的一個實驗:覺察小的優秀表現,立即回饋。我的假設是,立即性的回饋,可以讓員工得到內在獎勵,並驅動下一個當責表現的發生。

另一個案例是團隊中的工程師,在交付測試版程式給 PO 試用時,都會細心的附上可以關注的步驟與結果。對工程師來說,這沒什麼,但 PO 卻認為這是很貼心的舉動,節省了他的時間。而一線主管在 Retro 會議中,讚賞這樣的行為,並期許他持續,也希望其他成員可以參考。

獎勵「當責」

說到獎勵,很容易就會讓人聯想到獎金、股票一類物質型的機制。老實說,這也不是一介初階或中階主管可以干涉,我們既無法畫餅充飢,手中也缺乏籌碼,看來只能迴避或是想辦法摸頭,真的只能這樣嗎?

雖然人微,但我建議不要束手就擒。首先,口頭鼓勵,就是一個不花錢的選項,就如上面提到的兩個案例,重點在於觀察,鼓勵不流於「你辛苦了」「做得好」的空泛,而是明確的指出好在哪,其中可能是連當事人都沒有覺察到的事情。不管在哪間公司,基層員工對高階主管最常見的評論是:不接地氣。高階主管是不是需要接地氣這件事,不在這邊做太多的討論,但中/初階主管能做的,是幫他們接上地氣。例如,我正準備進行的實驗,是整理團隊的當責表現給高階主管,並且設計適當的場合,由高階主管來鼓勵團隊成員。對年輕的成員來說,能被資深的前輩、主管注意到,我認為就是一種鼓勵。

有些公司會在每個季度,或是年末,用頒獎的方式表揚員工。這種做法沒有什麼不好,但容易把聚光燈照在明星員工身上,或變成大家輪流領獎,兩種結果對合作型的產品團隊都不會帶來好處。如果小主管手上可以有一些小獎勵當籌碼是更好的,例如電影票、聚餐等,搭配大型的獎項,我想效果會更好。這是我對「動機,單純的力量」一書中,變動獎勵機制的詮釋。

推動文化,沒有標準作業流程,我至今還不敢用系統化的角度來看這件事,也許再過幾年,有更多的體悟了,才更有資格來談論這一題。


上一篇
[Day28] 打造高效團隊,先累積社會資本
下一篇
[Day30] 讓自己過得爽,才是好主管
系列文
初階主管求生指南30
圖片
  直播研討會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